近日,沉寂已久的鋼鐵板塊猛然拉升,以5.56%的周漲幅攀升至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前列,重回投資者視野,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焦點。
嗅覺靈敏的桿桿資金已提前對鋼鐵股進行了布局。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后發現,今年以來截至6月18日,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,鋼鐵行業累計融資凈買入額達11.2億元,融資融券交易占A股標的成交比達13.59%,排名第二。
具體到個股來看,今年以來截至6月18日,有10只鋼鐵股股票獲融資客增倉,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達26.4億元。其中,沙鋼股份、杭鋼股份、南鋼股份、首鋼股份等4只鋼鐵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,分別為11.7億元、8.58億元、3.01億元和1.04億元。
今年以來,鋼鐵股總體表現平淡,年內上漲的個股僅6只,占成份股比例17.6%。其中,沙鋼股份和杭鋼股份年內漲幅超過100%,另外28只鋼鐵股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不溫不火的鋼鐵股為何會再獲機構青睞呢?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鋼鐵行業的機會主要來自估值修復和需求端回暖。在“估值優勢+需求回暖”的雙重刺激下,鋼鐵股有望走出一波反彈行情。
在2019年8月份曾發表“鋼鐵股三大利空”觀點的東吳證券,也在近日明確提出,轉型與基本面共振推動估值修復,目前的鋼鐵股具有非常安全、非常難得的配置機會。主要邏輯有三個:首先,鋼鐵板塊估值足夠低,目前已達到過去20年的底部區域,市凈率僅0.83倍(歷史最低為0.79倍)。其次,鋼鐵股基本面好于預期。第三,鋼廠轉型IDC、特鋼、鐵礦等,貢獻了較強的阿爾法。
最關鍵的還是政策上的支持。近日,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下發《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》,在其中的《2020年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》中提出,為應對鋼鐵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、新問題,防止個別企業利用產能置換借機擴大產能,加強對鋼鐵項目備案的指導,研究制定鋼鐵項目備案指導意見和修訂鋼鐵產能置換辦法,促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。
對此,華寶證券分析認為,基建投資的持續加碼、房地產投資的逐步趨穩,以及海外重要發達經濟體的逐步復工,為鋼材下游的需求提供了支撐;但受到鋼材高庫存和鐵礦供給偏緊的制約,鋼企盈利很難大幅改善。結構上,鋼鐵產業下游的建筑投資類行業需求好于制造類行業,呈現長強板弱的格局。華寶證券建議關注穩投資、擴內需帶來的鋼鐵產業的結構性機會。
在機構評級方面,最近30日內,共有9只鋼鐵股被機構看好。其中,杭鋼股份、沙鋼股份、三鋼閩光3只個股均被機構給予兩次及以上“買入”或“增持”等看好評級。
不過,方正證券認為,原料端保持絕對強勢,鋼材在高產量下保持較低的利潤率,預計鋼鐵板塊很難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。(來源:證券日報記者張穎)